邵铭教授治疗肝胆疾病对药应用经验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邵铭,主任中医师,教授,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,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,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,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。
邵铭,主任中医师,教授,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,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,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,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。邵铭教授师从著名中医脾胃大家、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老师,深得其传,又深研近代著名肝病大家邹良才治疗肝胆疾病经验,形成了运用中医治疗肝胆疾病的独特治法。自古肝胆不分,治肝即治胆,清代著名医家王泰林对肝病提出“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”的精辟见解,并总结了著名的“治肝三十法”。笔者经过长期跟师实践发现,邵师用药灵活,效果明显,深得病患赞赏,现将其治疗肝胆病常用对药的应用经验浅析如下。
1 茵陈、虎杖—清热退黄
茵陈味苦、辛,性微寒,苦泄下行,性寒清热,清利肝胆湿热从小便而出,为治疗湿热黄疸要药,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》有云“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”;虎杖味微苦,性微寒,清热利湿,兼有散瘀化痰、泻热通便之功。茵陈、虎杖相配清湿热、退黄疸疗效颇著。邵师认为,黄疸多为湿热之邪所致,“急则当治标,邪去则正安”,两药合用,一利湿热从小便而去,一导湿热从大便而出,使湿热从腑窍而除,黄疸可退。虎杖同时又能凉血散瘀、化痰,可防湿热变生痰瘀之患,湿热除则肝复疏泄之功,脾复健运之能,肝脾升降协调则气机调畅,湿热难生。茵陈常用剂量15~30 g,虎杖10~20 g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,对甲、乙型病毒性肝炎、黄疸型肝炎等均有显著的疗效,有利胆、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[1];虎杖有明显保肝、降酶、抗氧化、改善微循环等作用[2]。
2 金钱草、厚朴—清胆降逆
金钱草味甘、咸,性微寒,清肝胆之火,利下焦湿热,解毒消肿,咸能入肾,可利尿通淋,善消结石;厚朴味苦、辛,性温,苦燥辛散,燥湿消痰,又能下气除胀。邵师认为,肝胆之病多有胆胃不和、胆火上逆之症,胆火上逆则口苦,胃气不降则生胀满,金钱草清肝胆之火,厚朴燥湿下气除满,火消气降则口苦、胀满而除。两药相合可清降肝胆之火,燥湿消痰,对于口苦、腹部胀满、舌红苔腻之症效果尤显。金钱草常用剂量15~30 g,厚朴6~10 g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金钱草能明显促进胆汁分泌,使尿液、血液偏酸性,使胆管泥沙状结石易于排出,胆管阻塞和疼痛减轻,利于黄疸消退,尚有抑菌、抗炎的作用[3];厚朴有明显的抑菌作用,对病毒性肝炎有改善实质性病理损害的功效[4]。
3 紫苏梗、佛手—理气宽中
紫苏梗味辛、甘,性微温,辛散温通,入脾、胃而散郁滞,入肺而宽胸利气;佛手味辛、苦,性温,气味芳香,辛行苦泄,入肝解郁,行气止痛,入脾能醒脾理气,和中化滞,又能健脾化痰。邵师认为,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,多有情志不遂,肝气郁滞势必横逆犯脾,导致脾胃气滞。紫苏梗、佛手性较平,入肺、脾、胃经,理肺气而宣郁滞,理脾气而复健运,理胃气而助和降,肺、脾、胃气机调达通利,肝气条达,情志舒畅。对于此类患者,既要开导劝诫,又要助其恢复气机调畅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对于脘腹、胁部胀满不适患者效果颇显。苏梗常用剂量6~10 g,佛手6~10 g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紫苏梗有促进消化液分泌,增进胃肠蠕动、抑菌等作用[5];佛手有解痉作用,舒张胃肠道平滑肌,还可扩张冠状血管,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,有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等作用[6]。
4 泽兰、当归—活血利水
泽兰味苦、辛,性微温,苦泄辛散温通,行而不峻,入肝、脾二经,调肝活血,利水消肿;当归味苦、辛,性温,甘温质润,长于补血,为补血圣药,功主调经补血,活血止痛,润肠通便。邵师认为,肝硬化患者多有血瘀水停之症,泽兰一方面调肝活血,使肝血不瘀滞;一方面利水而使水不困脾,脾健则水不内停。肝硬化患者瘀血阻滞,久则耗伤阴血,当归入心、肝、脾经,调肝活血补血,血旺血行而不瘀滞,肝之功能则易恢复,此外当归还能润肠通便,大便通畅则腑气通畅,助肝之疏泄,助脾之升达,气机则不易阻滞。泽兰常用剂量10~15 g,当归10~20 g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泽兰有防治肝硬化、降血脂、利胆、抗凝、抗血栓形成、改善微循环等作用[7];当归具有补血活血、抗组织缺氧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、抑菌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[8]。
5 鸡内金、丹参—活血消积 文章来源:《临床肝胆病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gdbzz.cn/qikandaodu/2021/0412/4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