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廉方应用四逆散合方治疗肝胆病经验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杨廉方为重庆市名中医,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。现将杨廉方用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肝胆病的经验介绍如下。 1 气机不
杨廉方为重庆市名中医,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。现将杨廉方用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肝胆病的经验介绍如下。
1 气机不调而百病生
《黄帝内经》即提出疾病的发生与病机,并指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。《素问·举痛论篇》曰:“余知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炅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。”五脏气机宜升,气机升扬而精气满布;六腑主传化,气机沉降而传化有序。在机体脏腑功能活动中,肝主疏泄以升为常;肺司呼吸以降为顺,肝升肺降则呼吸正常;脾主运化,主升清;胃主受纳,宜通降,脾升胃降则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。《景岳全书》曰:“气之为用,无所不至,一有不调,则无所不病。故其在外,则有六气之侵;在内,则有九气之乱。而凡病之为虚为实、为寒为热,至其变态,莫可名状。欲求其本,则止一气字,足以尽之。”指出气机失调是百病丛生的关键。张介宾《景岳全书·诸气》指出“行医不识气,治病从何据”,“所以病之生也,不离乎气,而医之治病也,亦不离乎气。但所贵者,在知气之虚实,及气所从生耳。”杨老治病疗疾重视调畅气机,认为人身气血,贵在通调,血脉流通则病不得生,如不能使其通畅自如,郁瘀之证因之而起。此外,重视脏腑功能失调与气机失相结合辨证。
2 四逆散方义
《伤寒论》318条曰“少阴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……四逆散主之” 。方中柴胡味苦平调达肝气,透邪外出,为君药。白芍酸甘敛阴养血,柔肝缓急,为臣药,君臣相使,既为肝用,又补肝体。枳实苦寒,能行气散结,泄热除痞,与柴胡相配,一升一降,升清降浊,疏肝理脾,调畅气机,《本经逢原》载枳实“入肝脾血分,消食泻痰,滑窍破气”,与白芍相伍又能理气和血,使气血调和以处腹痛,为佐药。甘草益脾和中,合白芍酸甘缓急止痛,且调和诸药。四药配合,透邪解郁、疏肝理脾,使气机调畅、气血调和、清阳伸展、厥逆自除[1]。
3 临床应用
3.1 四逆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肝炎
慢性肝炎是指肝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持续6个月以上者,常见病因为慢性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、药物和毒物、乙醇、代谢障碍等所导致。属中医“胁痛”、“臌胀”等范畴。如《灵枢·五邪》载“邪在肝,则两胁中痛”,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载“肝病者,两胁下痛行少腹”。杨老指出,慢性肝炎病程较长,常影响脾胃运化功能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谓“肝病头目眩,胁支满,三日体重身痛,五日而胀……脾病身痛体重,一日而胀,二日少腹腰脊痛,胫酸,三日……小便闭,十日不已死”,也反应出肝脾密切相关。肝疏泄正常,则脾运化机能旺盛,《金匮要略》云“夫治未病者,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……”也说明肝脾病变,互为影响,而又由于其病程常,久病多瘀,久病多虚,故提出肝郁脾虚,血瘀组络是其基本病机。拟定疏肝健脾、化瘀通络法。方用四逆散合丹参饮加减。药用柴胡18g,白芍18g,枳壳15g,丹参18g,砂仁6g,木香8g,太子参30g,白术18g,茯苓18g,白花蛇舌草30g,贯众18g,鳖甲20g,甘草6g。胁痛重者加延胡索15g、青皮10g,脘痞纳呆加佩兰15g、厚朴12g,纳差、腹胀者加山楂18g、厚朴12g。
典型病例:唐某,男,46岁,2015年8月11日初诊。慢性肝炎病史15余年,近1个月因饮酒后出现两胁肋部胀痛,伴口苦,尿黄,于某院行乙肝六项检查示HBSAg(+)、HBeAg(+)、HBCAb(+),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。肝区隐痛,易于疲劳,大便先干后稀,小便黄。舌质暗红边有齿印、苔薄白。辨证为肝郁脾虚,湿热内蕴。方用四逆散合丹参饮加减。药用柴胡18g,白芍18g,枳壳15g,太子参30g,白术18g,茯苓18g,丹参20g,砂仁6g,木香8g,白花蛇舌草30g,茵陈30g,贯众18g,甘草6g。6剂,每日1剂,水煎服。二诊,胁肋部胀痛减轻,口苦、尿黄明显改善,余症同前。原方减茵陈至20g,6剂,用法同前。三诊,症状消失,查乙肝六项同前,腹部超声提示未见异常,肝功正常,嘱戒酒。
3.2 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治疗肝硬化
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主要因肝炎病毒所致的肝脏慢性、进行性、弥漫性病变,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,并形成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,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[2]。常见病因有正气虚弱、邪气郁结,酒食不化、运化失司,情志所伤、气滞血瘀以及虫毒感染所致。病机多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,感染疫毒,久病不愈,气滞、脾虚、血瘀。故提出“瘀血郁肝是病原,气虚脾弱是病体”的观点。拟定疏肝健脾、软坚化瘀法。方选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。药用柴胡18g,白芍18g,枳壳15g,太子参30g,白术18g,茯苓18g,鳖甲15g(先煎),佛手18g,菌灵芝20g(先煎),甘草6g。热毒蕴结者加丹皮15g,栀子12g;气滞血瘀甚者加延胡索12g,丹参18g,莪术12g;水肿重者重用茯苓30g,加泽泻15g,大腹皮18g;癥块甚者加水蛭6g;痰瘀互结者加法半夏8g,白芥子15g;津伤口干者加天花粉18g,芦根18g;纳呆者加神曲20g,麦芽18g,鸡内金15g;面目肌肤黄疸明显者加茵陈30g,栀子12g;气虚甚者加黄芪30g。
文章来源:《临床肝胆病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gdbzz.cn/qikandaodu/2021/0412/413.html